住建部:去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築面積超七億平方米

欄目: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2022-12-06

人民日報北京125日電  (記者丁怡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近日印發《裝配式建築發展可復製推廣經驗清單(第一批)》(以下簡稱《經驗清單》),總結各地在裝配式建築政策引導、技術支撐、產業發展、能力提升、監督管理、創新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裝配式建築是用預製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築。發展裝配式建築,有助於提高工程質量安全、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揚塵噪聲汙染和建築垃圾、縮短工期提高效益。2021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築面積達7.4億平方米,較2020年增長18%,占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為24.5%

政策引導方面,《經驗清單》列出了各地在土地保障、財政獎勵和金融支持、面積獎勵和提前預售、引導高標準建設等方面的經驗。安徽合肥對縣區投資的裝配式保障性住房(含農房)給予獎補,2021年以來發放獎補資金2.06億元;廣東深圳明確將政府投資項目裝配式增量成本計入項目建設成本,解決了建設單位投資核算依據問題。

產業發展方面,各地合理布局生產基地、打造產業集群、拓展應用領域、支持企業走出去。其中,山東初步形成省會、膠東、魯南3個相對集中的裝配式建築產業集聚區,培育國家級生產基地34個,省級生產基地121個;四川成都在城市綜合管廊等市政項目中積極推廣預製構件,市區20余座互通立交橋以及投資80億元的綜合管廊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

《經驗清單》還分享了各地在提升裝配式建築專業能力方面的經驗,包括培育產業工人,為產業工人搭建交流學習平臺,推動農民工向產業工人轉型;建設綜合性實訓基地,根據裝配式建築關鍵工種技能需要及技術發展方向建設綜合性實訓基地,開展關鍵崗位作業人員培訓。山東創建18所省級裝配式建築體驗教育基地,推動校企合作建設裝配式建築實訓基地;福建支持9家骨幹企業成立裝配式建築工人培訓基地,累計培訓產業工人超過5500人。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發展裝配式建築要堅持標準引領,推進標準化設計和生產;繼續加強對裝配式建築質量的監督和管理;積極推廣建築師負責製,加強對工程項目的全過程咨詢服務;大力推動工程總承包製度,充分發揮裝配式建造方式的綜合優勢,促進裝配式建築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轉載自:人民日報